聂政、吴起、庞涓、孙膑、商鞅,战国英豪群起,你方唱罢我登场

情感导师 8850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一起读国史。即日起,我们将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进行精选摘译连载。此为本系列第02篇文章。

01、聂政刺侠累

聂政、吴起、庞涓、孙膑、商鞅,战国英豪群起,你方唱罢我登场

韩国国相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深仇大恨,严仲子听说轵地人聂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刺杀侠累。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必须活着尽孝,不能为别人去献身!”

等到聂政的母亲去世,严仲子再次找到聂政,让他去行刺侠累。

这是公元前397年三月的一天,聂政寻理由去侠累府上时,侠累正端坐堂中开会,周边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也不说话,径直就冲上厅阶,拔出藏好的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

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到集市中暴尸,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聂政的姐姐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以免连累我。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02、吴起之死

公元前387年,魏国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一天,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游览中对吴起感慨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

吴起说:“国家的安危,系于治国者的品德与威望,而不在山川是否险峻。从前的三苗部落,左有洞庭湖为屏障,右有鄱阳湖与外界远隔,应该是万无一失了,但因为国君堕落不振,被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所灭。”

“再说夏朝,它的国都东有黄河天险,西有华山护卫,南北两面均有险可守。可是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昏庸无能,政治腐败,还不是被商王朝开国君王商汤赶下宝座,放逐远方?商王朝的灭亡也是如此。如果君侯耽于安乐,恐怕今天与君侯同船的亲信,到时候一个个都成了敌人。”

魏武侯听罢说道:“对,我将谨记你今天的告诫!”

但魏武侯设置国相时,却选择了商文(亦作田文),而非吴起。吴起因此很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比较一下谁的能力强如何?”商文说:“可以。”

吴起便问:“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商文答:“我不如你。”

吴起又问:“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商文答:“我不如你。”

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商文还是说:“我不如你。”

吴起遂质问说:“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

商文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帮国君办事,老百姓对国家有所顾虑,在这个时候,国相一职是该嘱托给你,还是嘱托给我呢?”

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我承认,还是你当宰相更合适。”自此不再瞧不上商文。

商文去世后,公叔痤成为新一任魏国国相。他的妻子是魏国公主,有了这层关系,公叔痤的地位比其他官员都要高,可他依旧忌妒吴起才能超群,深得武侯信任,总觉得吴起对他是个威胁,因而想排挤吴起,可是一时又想不出妥善的方法。

公叔痤的一个手下看出公叔痤的心病,便给他出主意说:“要让吴起失宠并不难。吴起最大的毛病是过于刚强好胜,而且说话直来直去,不加掩饰,还对自己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颇为满意。所以,只要设下圈套,就不怕他不跳进去。”

公叔痤说:“如何下手?”

那人说:“你可以向国君建议,说吴起才能非凡,而魏国还只是个侯爵一级的小国,恐怕留不住他。除非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使他成为国婿,才可能让他安心为魏国效力。如果他拒绝这桩婚姻,那就说明他不甘久居魏国。然后,你在家里设宴,招待吴起。让你的夫人在酒席上对你发脾气,无理取闹,你要装作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吴起见公主如此对待自己的丈夫,一定不敢娶她的妹妹。”

于是公叔痤依计行事,吴起果然上当,看见公主轻谩公叔痤,就辞谢了魏武侯的美意。魏武侯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再信任他。

吴起也是聪明的人,醒悟过来自己上了公叔痤的当,但已经无法挽回,又害怕魏武侯有一天会杀了自己,于是离开魏国逃到楚国。

此时,楚悼王当政,他很想重振早年楚庄王称霸天下时的雄风,见吴起这样的大才来到楚国求职,立即重用为太守,不久又任命他为国相,对楚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吴起人品不咋地,母死不回家守孝,为求将而杀妻,还好色贪财,但确实是有本事的,不仅一生打仗不曾有败绩,而且还是理政高手。

吴起变法的具体措施有:

1)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严格执行。

2)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3)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4)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5)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

6)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熟悉,貌似商鞅变法也差不多是此种套路?

我们现在知道,秦国最后一统天下,与商鞅成功变法有莫大的关系。实际上,那个时候,诸国都在谋求变法强国,如魏文侯支持李悝在魏国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使得魏、赵成一时强盛之国,但因之后君主对变法的放弃,或者因变法形成的新利益集团,进而使新法成旧法,后世者不能因时而进一步变法,终之也只是多强盛几世而已。

秦国的商鞅变法即是第二种情况,商鞅虽被车裂,但商鞅之法依旧被完整执行,从而将秦国打造成一台强暴的战争机器。这台机器,在消灭六国时,非常给力。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天下已没了敌人,而原本的法令却未作出适合新形势的调整,从而导致秦国也被自噬,二世而亡。

吴起变法则是第一种情况,使吴国迅速强盛,没有几年,就向南平定百越,向北阻止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打的秦国满地找牙。

但是,吴起的变法让各诸侯国害怕楚国变得强大的同时,也使得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利益受损,结成一个怨恨吴起的强大集团。当然,有楚悼王在,吴起还是安全的。

但是,到了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就没了依靠,贵族国戚和大臣趁机作乱,攻打失去依靠的吴起。

吴起逃到灵堂,跪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暴乱者乱箭齐发,射死了吴起,楚悼王的尸体也中了好几支箭。

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而这些正是在吴起料想之中的,故《吕氏春秋·贵卒》的作者认为,这是“吴起之智”。

但吴起的法令,也被楚肃王废弃了,其在位11年,没啥大成就。

3、魏惠王即位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二子魏缓与哥哥魏罃争位导致内乱,魏罃因势力大,继位为惠王。魏缓则逃往赵国都城邯郸求助。魏国大夫公孙颀也从宋国进入赵国,再转去韩国都城新郑,劝韩国发兵破魏。

韩懿侯于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今山西省运城境)交战,大败魏军,随后又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

赵成侯说:“杀掉魏罃,立魏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最有利的作法。”

韩懿侯却说:“不妥。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不如让魏罃、魏缓两兄弟分别治理魏国,这样就将魏国分为了两半,这样就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

韩懿侯这种做法更具深虑,但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不高兴,遂率领他的军队乘夜离去。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

没有了支持力量的魏缓被魏罃杀死。

太史公司马迁评说: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意见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办法去做,魏国一定会被瓜分。所以说:“国君死时,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国家就会被击破。”

4、齐威王问政

在魏国内乱的时候,东方的齐国却因齐威王的英武,而强盛一时。

公元前370年,齐威王赴洛邑朝拜周烈王。当时周王室已十分衰弱,各诸侯国都不来朝拜,唯独齐王仍来朝拜,因此天下人愈发称赞齐威王贤德。

齐威王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而非浪得虚名。一次,他召见即墨大夫,对之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随后,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管;于是我就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

自此,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一时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齐威王却并没有因为国家的强盛而变得骄傲。多年后,齐威王和魏惠王在效野约会狩猎。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

魏惠王不甘心地说:“我的国家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以齐国之大,难道连这样的宝贝都没有?”

齐威王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样。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使他守高唐,赵国人怕得不敢向东到黄河边来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望空礼拜求福,相随来投奔的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有位种首,让他防备盗贼,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了后十分惭愧。不过,他更加应该惭愧的放走了商鞅吧。

5、商鞅变法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是年,孝公已经21岁了。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泗水流域十几个小国林立,楚、魏、赵等国与秦国接壤,利用地形优势,死死地将秦国封闭在关中。

虽然早在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就曾牛过一把,但直到这个时候,各国仍旧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其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

目睹此情,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所以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61年,就在国中下了一道《求贤令》,简而言之就是:谁能让秦国强盛,就给他高官厚禄!

此时,在魏国混不下去的商鞅听到了这个《求贤令》,西行来到秦国。

商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本来在魏国相公叔痤手下当门客。

公叔痤虽然忌才,逼走吴起,但个人能力还是很强的,看人的眼光也准。在他病重去世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接任为相。但魏惠王不是个合格政治家,对人才没有敏感性,根本不可能把国相这么一个重要官位给一个都没听说过的人。

公叔痤便又道:“大王如果不准备重用公孙鞅,那就杀了他,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糊涂了,打了几句哈哈告别而去。

魏惠王离开后,公叔痤将商鞅喊到了自己的病榻前,将自己与魏王的一番对话全部告诉了商鞅,并对他说:“我要先为国家考虑,所以劝大王杀你;但是我又不忍心看着你遭杀身之祸。我看你还是早日离开魏国,另谋前程吧。”

商鞅倒是冷静,说:“大王既然不会听先生的话重用我,也就不会因先生的几句话而杀我。我还是不用急着走。”

魏惠王虽然没有杀商鞅之心,但对商鞅来说,魏国已没有自己的前程,听说秦孝公招贤后,便离魏赴秦。到了秦国后,商鞅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但他只知道秦孝公求贤,却不了解秦孝公需要怎样的贤人,所以事先做了三个规划图。

第一次见秦孝公,为了保险起见,商鞅拿出第一个规划图:学习上古尧舜禹,以帝道治国,百年可成强国。百年?百年后还有没有秦国都要另说呢。秦孝公听不下去,商鞅告辞。第二次,商鞅端出第二个规划图:学习商汤周武,以王道治国,五十年可成强国。五十年?可能我都死球了。秦孝公依旧听不下去,商鞅告辞。

回家后,商鞅心里有底了,秦孝公要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太简单了,遂总结魏之李悝、楚之吴起变法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详细修改了第三个方案,再次见到秦孝公:以严酷峻法为核心,进行霸道治国,三年小成,五年强盛,十年强大!

秦孝公立马来精神了,说详细点。于是商鞅拿出准备好的《治秦九论》:

1)《田论》,废井田、开阡陌,所有的领土,都归国家,统一丈量,统一收租。这不但使得土地利用面积大了,也使得土地计算变得可视化了。

2)《赋税论》,废除原先按各种物件交税的旧制,无论农田、作坊,还是其他,用统一标的物交税。这样不但可有效征税,而且减少征税成本。

3)《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

3)《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继承家族的爵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这一招抹平了贱民与贵族的差距,谁都可以通过砍人改变命运。(编者注:中国古代打仗割人头的习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这是申报军功的手段。同时,通过土改与军改,将秦国变成了只有两种职业:农民与军人。)

4)《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

5)《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

6)《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

7)《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

8)《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秦孝公眼睛变得贼亮,一拍大腿,说:“搞,就这样搞!”于是拜商鞅为左庶长,命他推行“以霸道为核心”的改革措施,即著名的“商鞅变法”。

此法令在朝堂上一公布,群臣立即炸了锅,尤其那些世袭贵族,坚决反对。秦孝公觉得很为难。商鞅打气说:“他们都是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家伙,目光短浅,不值得与他们讨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重大事情。您英明神武,只要您一声令下,我坚决执行!让我们共同为秦国强大而努力,让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去干瞪眼吧!”

秦孝公说好。商鞅于是行动起来。不是贵族们反对么?我就先来调动百姓,于是在国都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

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商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

趁热打铁,商鞅下令向全国颁布变法法令。

可是,新法实行不久,很多人不习惯,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一时间怨言四起,有人还到秦王那里告状。

这时,恰好秦孝公的太子犯了法,商鞅便对孝公说,新法之所以难以施行,是因为上层人士带头违反。为了显示推行新法的决心,他决定严肃处理太子犯法之事。但是按当时的律法,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可直接对他施刑。但太子年纪尚轻,他的老师对他犯法应该负有责任,商鞅便下令对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用刑,让他们替代太子接受惩罚。

商鞅的这一招果然见效。百姓们见商鞅对太子都不留情面,便再不敢把新法当儿戏。

新法终于在秦国推行开来。经过几年的治理,秦国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好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商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赶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嗯,商鞅就是不让你说坏,也不让你说好,只要你坚决执行,否则,峻法伺候!因为商鞅说:民愚则易控,民智则国乱。

司马光评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

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后退三舍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并算不上完美,而商鞅更可以说是刻薄之人,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编者按:商鞅变法因让秦统一天下,从而被过分推崇。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思维作祟的缘故。这从而让世人有意忽略了商鞅变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实际上,商鞅变法之所以好用,正是将秦国上下打造成了一架战争机器。这架战争机器是助秦国统一了天下,但最后也将秦国自身吞噬,二世而亡。所以,商鞅变法的很多条款,并不适合和平年代。

商鞅变法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指导思想:民愚则易控,民智则国乱。他认为,最好的统治就是,让每个民众都成为光顾着干活的机器人。

一句话,商鞅这种极端的功利主义变法,将秦国变成了战争机器,也为今后中国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以及皇权对商业的蔑视和制度打压的风气开了个非常不好的头。

我们知道,被这种负面效应吞噬的,也包括商鞅自己。

6、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令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齐威王派田忌率军救赵。这就引出了庞涓、孙膑这对师兄弟。

起初,孙膑与庞涓一起随鬼谷子学兵法,庞涓先下山,到魏国做了将军,估量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便召孙膑前来魏国,又设计陷害孙膑私通齐国,砍断孙膑的双脚,在脸上刺字,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为自己驱使。

孙膑知道庞涓的坏心后,装疯卖傻,不为庞涓写一行兵法。及至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通过人联系与之暗中相见,说动了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带回齐国。

到齐国后,大臣田忌把孙膑奉为座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深以为是,延请他为自己的老师。

这时,赵国危机,齐威王便计划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不想抢了恩人田忌的风头,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为由,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去解赵国之围。

田忌准备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排解两方的斗殴,不能用拳脚将他们打开,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帮着打,只能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势受到阻禁,就自然化解了。现在两国攻战正酣,魏国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老弱病残,将军不如率军急袭魏国东部陪都大梁,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赵回兵救援。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能到魏国捞一票,给魏国国内以沉重打击。”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率兵直奔魏国大梁。已经攻下赵国首都邯郸的魏军,听说大梁有难,急忙还师援救,在桂陵与以逸待劳的齐国军队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7、庞涓之死

公元前341年,魏国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救好呢,还是晚救好呢?”

成侯邹忌建议:“不如不救。”

田忌不同意,说:“我们坐视不管,韩国就会灭亡,被魏国吞并。还是早些出兵救援为好。”

孙膑却说:“现在韩国、魏国的军队士气正盛,我们现在就去救援,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打击,反而听命于韩国了。这次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感到亡国迫在眉睫,一定会向东再来恳求齐国,那时我们再出兵,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弊,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齐威王说:“对。”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让他回去,却迟迟不出兵。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便奋力抵抗,但经过五次大战都是大败,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方齐国身上。

齐国这时才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仍用老办法,直袭魏国东部都城大梁。

这边韩国迟迟啃不下,那边齐国又来捣乱,庞涓气急,便放弃韩国,回兵国中。然后,魏国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庞涓为军师辅佐,去迎战齐国军队。

庞涓决定好好教训一下屡屡在背后捣乱的齐军,也正好给太子一个牢控军权的机会。

齐国这边却是慢慢行军,不急着奔袭。孙膑对田忌说:“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所以,应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再加以歼灭。”

探子来报,魏军正气势汹汹地向齐军迎来。此时,齐军才走到外黄,于是,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前队变后队,慢慢往回撤。同时命令,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并沿途丢弃一些武器盔甲,造成齐军部分兵丁不战而逃的假象。

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当晚将到达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多险隘,可以伏下重兵,孙膑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

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

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叹息说:“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

齐军乘势大破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

8、商鞅伐魏

祸不单行,魏国大败于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在西部虎视眈眈的秦国就又出洞了。

商鞅向秦孝公建议:“魏国连年与齐国打仗,连遭挫折,一些依附它的小国也纷纷摆脱了它的控制,现在正是进攻它的机会。魏国抵挡不了我们的进攻,会把都城向东迁移,那么黄河天险就归秦国所有了。凭借这个有利形势,秦国不但进可攻,退可守,还可以控制东面众多小国,这是成就天子的大业啊。”

秦孝公被说动了,命商鞅率军出征。

在此次伐魏之战中,商鞅显露出了他阴诈的一面。魏国领兵迎战的是公子魏昂,商鞅从前在魏国的时候和魏昂关系很好,便利用这层关系,派人给魏昂送去一封信:“从前,我在魏国的时候,我们是好朋友,而今我们却在战场上相见了。我是奉命出战,内心并不愿与您刀兵相见。我希望与您见面谈谈,解决两国之间的纠纷,然后举杯痛饮,各自班师,使两国人民都得平安。”

魏昂欣然应邀前来。二人商谈后,决定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于是商鞅命人摆开宴席,庆祝两国结盟。但是,就在众人把酒言欢时,秦军伏兵突然冲进来,生擒魏昂。秦军乘势向魏军攻击,魏军毫无防备,全军覆灭。

魏惠王得到报告,心惊胆战,赶紧派出使节到秦国,表示愿献出黄河西岸大片土地,请求和解。

从此,黄河险要不再为魏国独占,秦国将东进的大门掌握在自己手里,拳头想揍人了就开门到东边逛逛;而东方诸国联合起来想揍秦国时,他就把门一关,谁也奈何得了他。

丢失黄河天险,魏国可就倒霉了,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已在秦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只好正式迁都到东部的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这是开封历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魏惠王叹息说:“当初我要是听公叔痤的话,何至于此!”

但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你魏惠王放走的人还少吗?仅仅孙膑、商鞅两个,就已经足够要命的了——齐魏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商鞅变法之后的秦魏河西大战,最终让魏国跌下了霸主宝座,开始沦为二流货色。

在秦国的侵蚀下,魏国西部的疆土越来越小

不过,商鞅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因为反对变法,太子的老师公子虔曾被商鞅割掉鼻子,此时他乘机检举商鞅“阴谋叛变”,秦惠文王也讨厌商鞅,便下了逮捕令。

商鞅知道消息后,赶紧逃往魏国,但魏国人亦痛恨他,拒绝他入境避难。商鞅无奈,只好到封地集结自己的势力,企图顽抗到底。但他那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秦国大军的对手,很快被活捉回都城,处以“车裂”,即五马分尸的酷刑。他的全家也全部被诛杀。

此时的秦国早已被商鞅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并且已经将东边的咽喉要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挥师中原,已成大势……

评论列表

头像
2024-05-08 23:05:57

我听别人说过,值得推荐的情感机构

头像
2024-04-04 08:04:00

老师,可以咨询下吗?

头像
2023-06-17 03:06:37

发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还是不回怎么办呢?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