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拿什么挽回“木头”男友!

情感导师 6012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字数:44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爱上一个人,但是他却总是时冷时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可能是在恋爱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关系常常无疾而终。这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恋爱关系,在刚分手的那一段日子里,一个觉得自己可能不够好,一个觉得自己不会爱,双双痛苦,但又无法回头。

今天我将呈现一个近期咨询的个案,希望可以教会大家如何认识、了解和改善回避型依恋人格。避免错过可能很合适的恋爱人选,让遗憾不再重演。我是情感咨询师王楚樾,欢迎你。来访者28岁,女性,研究生学历,未婚,公务员。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两个人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两个人终于有机会见面了,但是却没有想象中的激情四射,到底是自己没有魅力,还是对方不喜欢自己呢?断了又有点不甘心,带着这份纠结和困惑,走进咨询室,希望咨询师能为她的感情生活指点迷津。经过咨询师的初步判断,其男朋友属于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亲密关系当中表现出猜忌多疑,其实内心特别渴望被爱,以及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又特别恐惧这种亲密关系不会维持太久,总是忧虑被抛弃,对亲密关系感到极度的不信任,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亲密关系。

1我的男朋友是个“木头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典型表现来访者:我就感觉她总是对我带搭不理的,每次聊天都是我主动。他的恋爱史也特别奇葩,都是暗恋,那也算恋爱?!每次都是他恋上一个,没多久跟别人好了。再换一个,没多久,也和别人好了。貌似冷静、不喜形于色是他们最常见的表达应对方式。对于别人的主动示好他们总是不动声色的接受,但是却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后疫情时代,拿什么挽回“木头”男友!

a、 他们常常表现的漠不关心,习惯被动,不愿主动。有些时候伴侣气的半死的时候,他们也表现的一脸无所谓。这种“木头人”的感觉经常让他们的另一半感到崩溃,认为不爱自己,对自己没有感情,才这么的无所谓和不在乎。所以他们很难把一段感情维持的很长久。有数据表明,80%的分手男女认为,他们感情的破裂是因为他们彼此逐渐疏远,丧失了亲密感,或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爱与欣赏。在继续寻求友谊、支持、理解、尊重、注意以及关心的过程中,才出现了移情别恋,最终导致恋人分手或婚姻破裂。来访者:我说咱俩确定关系了,我们都发个朋友圈合照吧。他竟然说,不喜欢发朋友圈,自己高兴就好,没必要让别人知道。我当时很生气,可一看他的朋友圈,最近的一条还是去年的,转发的公司招聘信息,心想算了,以后再说吧。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前几天和我发生完关系后,竟然向我道歉!说是没结婚,不应该这样,对不起我。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我担心他是个渣男。没有幸福的时候渴望幸福,可是当幸福来敲门,他们又担心是不是敲错了。

b、对亲密关系渴望而又恐惧。渴望拥有,但又恐惧失去。喜欢逃避,不愿意承担责任。对待亲密关系总是患得患失,内心无比渴求,但又总担心好景不长。在旁人看来他们表现的十分的独立和自主,但是在恋人眼里看起来比较自私和自我。他们常常抗拒和另一半当众牵手、拥抱等举动。依恋理论认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内心很想和另一个人建立联系,他们只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自己受伤害,所以经常深陷矛盾,一边害怕失去他们最喜欢的人,同时担心被亲密关系控制,失去自己自由的身份。来访者:我想同居或许能增进感情,可是他拒绝了!他说他还没准备好,我当时气得要分手,他还求我不要分手。我一想再亲近一点,他就像是要推开我。我说分手,他又舍不得。明显是来访者过于主动吓到对方了,他对维持这段关系是没有信心的,因为毕竟他受伤过太多次了。

c、喜欢制造疏离感,对私人独立的空间有特殊的要求。他们特别强调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喜欢被过多地侵占,也不喜欢被过多地打扰。关系的拉近反而会让他们感觉到不适和恐惧。如果一方追求的过紧,强烈的表达感情的时候,对方会真的可能被吓跑,并快速的撤离,这是他们最习惯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他们最常描述自己两个问题是“我很害怕和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及“我朋友很多,却没有能和他说内心话的人”。大量情感咨询记录表明,回避型依恋者看似习惯独来独往,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房间,在孤独中自由自在,实际上是对亲密关系的无能为力。2为什么会这样呢/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成因来访者:他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是在离城市很远的农村,刚出生才一个多月,她母亲就给别人好了,离开了家,父亲一气之下也到外地打工去了,好几年没有回家,他是被奶奶带大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尤其是是那些在发生过重大变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a、回避型依恋的人大多童年时期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缺失或者缺位。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父母因为工作忙,在外地,无法陪伴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他们也没有从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中,习得夫妻之间正常的互动模式,所以成年以后,不知道该如何走进和维系一段亲密关系。当被迫与父母分离,孩童可能感到如此的无助,以致进入“分离的状态”,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以保护自己,变得极其疏远冷淡——鲍尔比来访者:爷爷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奶奶好像有哮喘,身体不好,还得种地、喂鸡喂鸭,有忙里忙外,他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年迈的奶奶自顾尚且不暇,生存下去对这个家来说才是最首要的问题,所以对小孩子的情感需求肯定是满足不了的。

b、小时候抚养人对孩子的情绪、行为没有积极的回应。从小孩子自我感觉被忽视,经常会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的。内心的极度自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永远也活不成别人的样子。这种思维模式逐渐固化,并进而影响到成年一会的恋爱、婚姻。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在成人亲密关系中,人们对于伴侣的依恋风格,和儿童期对于母亲的依恋反应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来访者:小学的时候会被嘲笑母亲跟别人跑了,他不敢反抗。学习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据说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第一名。但现在却非常的不自信,甚至有一次问我,我这么优秀为啥能看上他?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在是非善恶不是特别分明的儿童世界里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遭到同龄孩子的歧视和校园欺凌。他们因为自卑不敢反抗,继而让欺凌的人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c、遭受校园欺凌。这样的环境会造就两种极端的性格,一种是反抗,终于有一天在沉默中爆发,开始变得十分暴戾,最终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一种就是努力寻找生存下去的方式。来访者的男朋友就是找到了学习这条道路。因为他发现,成绩好了,坏孩子也会有求于自己,老师更是会对自己更加关注,甚至是保护自己。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一位从事危险边缘青少年问题及青少年正向发展研究的教育心理学家 希瑟朗扎克(Heather Lonczak)博士3我该怎么办呢/3招教你改善回避型依恋人格来访者:我有点接受不了他一遇到点事,被领导骂了,和同事发生分歧了,就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怎么约他都不出来。有一次他一个人闷着,我那天单位事特别多,就没咋搭理他,后来他就自己好了,好像也没发生啥事。根据来访者的描述,男朋友其实不是不喜欢他,而是还没有准备好走进一段亲密关系,如果要和这一类性格的人谈恋爱,首先要做好接纳他不能够改变这个最差的结果。性格的改善需要持续的努力,而且时间很漫长,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才能支撑下去,最忌讳的就是心急。所以,

a、接纳是前提,试着留给他足够的空间。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很善于独处,如果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做好的工作,他们一般都做的很好。这也是他们常常很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真的能遇到一个欣赏他们,并愿意接纳这样性格特征的人来说,他们这种回避依恋的倾向会得到明显改善。心理学家说,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洞穴”情结,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来说尤其如此。这个“洞穴”是他们的自我天地,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隐蔽所”,也是他们退避与休憩的心灵圣殿。在这个时候不要试着把他们从闭关的状态拉出来,因为那反倒会激起他们的情绪,会让关系变得紧张。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自我排解的方式,一般都会过不久就自愈。咨询师:假设你你男朋友今天通电话的时候兴致不高,你第一想法是什么,有什么情绪产生?来访者:又怎么了?是不是不想和我好了!很生气。咨询师:除了这个想法,还有别的可能吗?来访者:也可能是工作上遇到什么事了?咨询师:你觉得哪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呢?来访者:我想是后者吧?咨询师:为什么?来访者:他部门刚换了新领导,昨天还跟我说,新领导看起来很严苛。在咨询中,我带领来访者实践了认知行为流派里面常见的一个调节情绪的技术,苏格拉底式提问,你有什么想法产生,情绪是怎样的?除了这个想法,还有别的可能吗?哪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呢?为什么?以上问句循环使用。对于学历较高、逻辑思维清晰的来访者,我一般建议使用此方法。对于来访者而言,

b、要学会调节自身负面情绪。和回避型依恋人格相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避免自己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淹没理智,做出破坏关系的行为。调节不是压制自己的情绪,忍者不说。因为被压制的情绪,就像给弹簧施加压力,总有崩起来的那一天。所以掌握一些技巧,用来调节情绪,比如正念冥想、苏格拉底式提问等。来访者:我还记得,上次我一个领导的电脑坏了,里面有很重要的数据,找了几个人来都没修好,还不能拿到外面去修。他来了不一会就修好了,我领导夸我男朋友聪明,中午还请我俩吃了饭。那个时候感觉我俩都特别开心、自豪。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来说,不要怕麻烦他们,要试着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生活里来。作为恋人如果什么事情都不找他,他们会感觉到非常失落,来访者的心是好心,但是用错了地方。因此,

c、沟通不只是语言,还有行动,培养对方的参与感。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一些规律。试着根据这些规律与他们相处,就会避免“踩雷”。比如他们在遇到什么事情,会有什么反应,试着用从前好的经验来应对。试着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去征求对方的意见或者帮助,他们不仅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自己被信任和认可,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进而增进感情。只要心中有爱,从自我改变开始,相信一定可以影响到对方。关于影响的力量,赵永久先生在《爱的五种能力》一书有这样的描述“影响”:做好自己,对方也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更是会因为自己的爱人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人有可能越变越好,也有可能越变越不好,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

结语: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回避型依恋不是病,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为了保护自己所形成的防御机制,每一个依恋模式不存在好与坏,对与错,这都是真实的我们,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08-05 04:08:18

情感机构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了感情的误区,真的很不错!

头像
2023-05-28 00:05:26

如果发信息,对方就是不回复,还不删微信怎么挽回?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