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国一代俊杰,在演义却被沦为笑柄!

情感导师 7254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他不仅是三国曹魏重臣,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经学家。

他才智过人而丰丽博敞,但性格严谨慷慨,多立威仪,恭俭节约,就算因婚宴而受到的礼物也一无所受。他死后多人给了他中肯的历史评价。

他是三国一代俊杰,在演义却被沦为笑柄!

而一部小说《三国演义》中杜撰的桥段,却让他沦为历史笑柄,甚至在当今网络时代被做成各种表情包进行调侃,世人对他有太多的误解。

穿越时空千年,青风若凡带你还原正史中一个真实的大司徒王朗。

文|青风若凡

1

他是值得称道的厚道人

1、王朗当过会稽太守,结果地盘被孙策吞并了。王朗坐船渡海到东冶,又被孙策追上给揍了一顿,按理说,王朗应该是对孙策恨之入骨。

后来曹操请王朗去当官,问他孙策这个人怎么样,王朗虽然曾经挨过孙策的打,但他却没有说孙策的坏话,他评价说:“孙策勇冠一世,张昭是民之望,周瑜是江淮之杰。孙策不是鸡鸣狗盗之辈,在吴地早晚是要成大事。”

在三国历史上,能像王朗这样心胸阔达,不计个人仇恨的人还真不多。

王朗在东冶漂泊期间,虽然自己漂泊穷困,朝不保夕,可还是热心收留救济亲戚和老熟人,有多少就分给多少,做了许多好事,为人称道。

2、魏国刚建立时,王朗以军祭酒的身份兼魏郡太守,后来又升任少府、奉常、大理。王朗办案非常的勤勉,心怀仁慈宽恕之心,对一般的嫌疑罪犯都从轻发落,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最为典型的是曹操想恢复古代割鼻子、挖膝盖这样的肉刑,当钟会的爸爸钟繇为了迎合曹操极力赞成时,王朗和钟繇吵了三次,不息和钟家结下梁子,最终劝说曹操放弃这种惨无人道的刑法。

3、魏文帝继位后,王朗升任任御史大夫,被封为安陵守候。王朗看到百姓因战乱有田不能耕种,颠沛流离,上奏文帝为百姓免除徭役,用《周易》、《尚书》关于刑法的例子,建议文帝善用刑法,使广大人民信赖官府。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王朗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厚道人。

2

他是三国时期的赢家之一

司徒王朗算是三国的大赢家之一,他的一生是快乐的。有三件事可以说明:

1、王朗长寿。王朗活了七十六岁,在三国时代,这可算是长寿了,他比五十四岁死去的诸葛亮多活了二十余年。

2、 更厉害的是,王朗的孙女婿是司马昭,正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按照辈分,王朗比司马懿还长了一辈。一代枭雄司马懿,见着王司徒,都得行大礼问好。

甚至王朗在九泉之下,都可以大摇大摆去跟诸葛亮吹牛:诸葛村夫,你不是想灭曹魏吗?我孙女婿,把曹魏给灭了!钟会不是把你们蜀汉给灭了吗?我孙女儿,吹吹枕头风,给你们蜀汉报仇啦!

3、王朗的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儿子王肃。王朗极通经书,他儿子王肃也是家传了得,是三国时期的经学家之一。王肃编辑了孔子十代孙孔安国的《尚书传》、《论语》、《孝经注》、《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一套丛书,这些书流传千年,成为中国的国学经典之一。

大司徒王朗,自己辅佐了曹魏王朝的诞生,为自己贵为晋国开国太后的孙女,以及博学多才的儿子编撰千年经典打下基础,他难道不能作为三国时期的大赢家吗?在那个乱世,王朗真是拥有了难得的快活人生。

3

他是名臣学者,也是俊士伟人

1、魏文帝曹丕即位,王朗改任司空。魏文帝曹丕很喜欢外出游猎,有时黑夜才回宫。

王朗上奏曹丕说,“您近日来车驾出外,亲自去捕捉老虎,太阳尚未升高就出发,直到深夜才回来,违背了皇帝出行要警戒、清道的永恒的法规,不是天子的最谨慎的行为呵。”

文帝回答道:“看了奏章,即使是魏绛引用虞舞的箴言来讽劝晋悼公,司马相如陈述猛兽来告戒汉武帝,也不能跟你的劝告相比啊。夸赞王朗是一片好心,采纳了王朗的建议。

2、曹丕下诏让公卿大臣们荐举具有独特品行的君子。王朗荐举了光禄大夫杨彪,并且声称自己有病,要把职位让给了杨彪。曹丕为杨彪设置了胥吏、士兵,安排他的职位在三公之下。曹丕有感于王朗的德行,下诏邀请王朗继续留任司空一职。

3、魏明帝曹叡即位后,王朗进封为兰陵侯。王朗在被派到邺城省视文昭皇后的陵墓时,看到有的老百姓缺衣少食,而皇帝当时却在正营建宫室,王朗上奏曹叡,借用夏禹衣食俭朴拯救天下百姓,勾践节约自己和家庭的费用来施恩于国家,汉代文帝、景帝为完成宏大功业舍弃重尽修建楼台,穿粗布衣服等例子,劝说推行节俭,被魏明帝曹叡采纳。

4、王朗又向魏明帝谏言,国家花钱要用在刀刃上,要先修筑边塞城池以阻隔敌军,集中力量从事农业生产,促进人民充裕,人口增长,军队强盛。因为这个有益的谏言,王朗被调任为司徒,步入朝廷三公之列。

5、由于当时皇子频繁丧亡,王朗又谏言魏明帝多生孩子,能培养出像姬发那样优秀的儿子,保障曹魏王朝后继有人。

王朗的奏章言辞笃厚,话语深沉,情真意切,深得魏明帝赞许,答复大司徒王朗说:“您是最忠诚的人,言辞使我无比欢欣,您劳苦思虑,我采纳您最真诚的意见,希望以后能多倾听到你美好的箴规。”

纵观三国历史,能被称为名臣学者,俊士伟人的还真不多,大司徒王朗就算一个。

4

他为国家社稷与诸葛亮结怨

诸葛亮三军阵前骂死王朗,历史上是没有的。但是王朗与诸葛亮结怨却是真实的。王朗与诸葛亮拉下的仇恨,不亚于老婆的前任男友之于老公,山高水长。

二人为啥会结下如此深的梁子? 一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初期,王朗曾多次写信策反许靖等蜀汉大臣。诸葛亮尤其重视情报工作,这点事岂能不知?王朗挖墙角的行为惹的诸葛亮恨得牙根都痒痒。

二是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王朗会同华歆、陈群、许芝等人分别致信诸葛亮,劝说蜀国能归属曹魏称藩,这公然发动舆论攻势,更加深了诸葛亮对王朗的仇恨。

诸葛亮心想,好你个王朗,我需要你来给我指点迷津吗?我当初端着架着,让刘备三国茅庐我才肯出山,我发表的隆中对,未出世而名扬四海。普天之下,谁不知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如今我好不容易耗死了凤雏,正是天下一枝独秀之时,就凭你嘴巴一嘚吧,居然来给我做“带路党”,你算哪根葱?

诸葛亮是老账新帐一起算,连夜写文进行反击,指出“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言辞之中对王朗咬牙启齿。也就有了后来的诸葛亮阵前大骂王朗“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天下之人,愿食汝肉”。语言之恶毒,鸟也惊心。

由此可见王朗与诸葛亮矛盾之深。遗憾的是,由于诸葛亮名气太大,历史的舆论站在了诸葛亮这一边。

5

罗贯中欠他一个道歉

《三国演义》有一段武乡侯骂死王朗,诸葛丞相那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都能成为真是田间地头歌谣。然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桥段纯属小说虚构。

王朗在太和二年病逝(228年),他一生从来未曾和诸葛亮谋过面,更不要说阵前挨诸葛亮的骂了。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七分实三分虚。可能作者罗贯中极为厚爱诸葛亮,在他笔下,不仅让诸葛亮舌战群儒,把张昭虞翻、程秉薛综们骂了一顿,又转移战线把王朗送到前线去让诸葛丞相骂着玩。诸葛丞相不仅骂的狠,还骂的恶毒,让王朗吐血倒马,一命呜呼。

罗贯中编写小说《三国演义》是带着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在他的笔下,激励塑造诸葛亮是一个忠贞报国、德才兼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臣的艺术形象。或许唯有此,才能赢得从低层小民至将相王侯各种人物的崇拜、倾倒和感叹!才能使他的作品得以传世吧。

罗贯中笔下,王朗是一个典型的逆子贰臣,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而又自作聪明不自量力的反面形象。而对历史大视野中的王朗尊师重道,恪尽职守,廉政爱民,个人生活恭俭节约,为政予民休息、宽恕刑狱的正面形象,以及王朗学识渊博,是经学大家的身份却未提及,这对是三国曹魏大司徒王朗是极为不公平的。

所以,罗贯中欠了大司徒王朗一个道歉。

6

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魏三朝重臣,经学大家,大司徒王朗因病逝世,谥号成侯。王朗死后,他所著的《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以及奏议论记在世上流传。

三国时期吴国学者虞翻评价:窃闻明府与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东垂,常怀瞻仰。

曹丕评价: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王朗(左)与华歆世殆难继矣!

三国时期史学家王沈评价:朗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

《三国志》陈寿评曰: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

斯人已逝,或许在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司徒王朗,是一个如过江之鲫的小人物,而正史中大司徒王朗的才智过人,丰丽博敞,学识渊博,却在历史的云烟中,留下了他应有的一笔。

评论列表

头像
2024-04-02 22:04:14

我对比过很多家,你们家的服务真的很不错,很庆幸选择你们帮忙挽回!

头像
2024-02-10 13:02:36

发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还是不回怎么办呢?

头像
2023-12-14 01:12:40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头像
2023-09-11 18:09:07

求助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4条评论)